首页 >> 清风驿站 >>廉政文化 >> 中原廉吏丨守法持正的冯师孔
详细内容

中原廉吏丨守法持正的冯师孔

来源: 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

冯师孔,?—1643,字景鲁,原武县(今新乡市平原示范区)人,万历四十三年(1615年)中举,万历四十四年(1616)考取进士,历任刑部主事、员外郎、真定知府、兵备副使,官至右佥都御史(正四品),代行陕西巡抚职责。冯师孔一生恪守法令,治军严明,体恤百姓,所著《审录题稿》在当时盛行于世,《明史》有其列传,《陕西通志》以“名宦”为其记传,顺治十五年(1658年)《原武县志》“名宦传”载其“清平如水,明断若神”。

秉公用法 大气凛然

审辨曲直,主持正义。1616年,冯师孔以刑部主事身份审核陕西冤狱时,顶住各方压力,剥丝抽茧,明察秋毫,查明杨小娃等180名在押人员实属冤案,极力请命朝廷释放了所有冤狱人员,此举深得人心,当地百姓比喻其为武则天时期“卓然守法、虽死不移”的清官徐有功。

正气浩然,不畏权贵。崇祯四年(1631)九月,监军邓希诏专横跋扈,滥用法度,冯师孔甚为不满,公开抵制,邓希诏大怒,向朝廷诬告冯师孔,害其被关入刑部大狱,很多人都为冯师孔捏了一把汗。然而,冯师孔向崇祯皇帝上书直言:“臣为一男子大丈夫,为国家担当固守边疆重任,岂能与奸妄之贼同流合污,与其攀附奸臣为生,不如一死了之。”崇祯被冯师孔慷慨陈词打动,将其从狱中放归故里,不再治罪。

执法严明 整肃军纪

崇祯十五年(1642年),天下大乱,崇祯寻求勇于作战的刚正之人,朝臣们一致推举冯师孔。于是,崇祯将冯师孔招致寝殿问话,冯师孔所答句句正和崇祯心意,崇祯很是高兴,随即将冯师孔任命为通州道副使(正四品)。

果敢执法,杀一儆百。通州为通往京城之咽喉,位置十分重要,由总督御史王鳌永帅十多万官兵驻守,但官兵自上而下目无法纪,所到之处肆意掠杀无辜百姓,甚至有士兵提着戴有金耳环的女人头颅充当敌首冒领军功,这件军中都知道的事儿却无人过问,冯师孔满脸怒色的大声质问王鳌永及各镇总兵:“朝廷派我们防御敌人、守备京城和保护百姓,如今士兵残暴杀害无辜百姓你们却不管不问,我们在此还防守什么!”问得王鳌永等人低头搭不上话,冯师孔便拎着女人头颅到军中严查,查明凶手后立即按律将其处死,在军中起到了极大震慑作用。

崇祯知道此事后,对冯师孔极为赞赏,记其军功一次,同时割去王鳌永官职,下诏冯师孔全权负责通州防御,冯师孔号令官兵誓死守卫通州,以保京城安全。

殚精竭力 忠于职守

崇祯十六年(1643年)六月,经礼部尚书郑三俊举荐,朝廷任命冯师孔为陕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(正四品),代行陕西巡抚职责。

冯师孔到任陕西时,适逢明朝督师孙传庭备战李自成,冯师孔整日为孙传庭招兵筹粮,整训新兵,劳累不堪。冯师孔到任三个多月后,孙传庭率领的十多万官兵在汝州被李自成打得大败,孙传庭退据潼关内又被战死,陕西局势岌岌可危,而此时的西安城仅有衣着单薄的5000名川兵驻守,冯师孔劝西安城内的秦王给川兵们增添棉衣而遭到拒绝。

身先士卒,为国尽忠。为应对来势凶猛的李自成大军,冯师孔部署官兵分守城门,自己则带领官吏和城内百姓守卫东门。当时已进入初冬,天气十分寒冷,守城官兵身无棉衣,吃的又是结了冰的饭食,个个僵卧在城头士气低落。农历十月十一日,李自成兵临城下,一个名叫王根子的川军头目开城投降,李自成顺利占领西安,冯师孔宁死不降,投井殉国。

(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纪工委 刘永胜)


本站已支持IPv6 技术支持: 1.999高佣金代理平台 | 管理登录